动物营养前沿交叉研究团队前身为饲料科学研究团队,成立于2006年,2025年根据学科发展需要重组而来。现有专职教师6名,均具有博士学位,主要承担本科生《动物营养学》、《饲料配制与加工》,以及研究生《高级动物生物化学》、《饲料生物技术前沿与案例分析》、《动物科学前沿》、《伴侣动物科学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聚焦产业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以畜牧动物、模式动物和伴侣动物为研究对象,解析营养功能及代谢调控机制;利用酵母等微生物为底盘细胞,开展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的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分子营养;伴侣动物营养;饲料生物技术。
研究团队:现有专职教师6人,其中教授3人(赵华、陈小玲、冯斌),副教授1人(花伦),特聘研究员1人(吕阳),特聘副教授1人(伍爱民),讲师1人(蒲俊宁),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青年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
人才培养:已培养毕业研究生200余名,其中博士生近40名。在读博士生10余名,硕士生50名,其中10余人次获国家奖学金,30余人荣获优秀毕业生称号。
科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科研项目;在Cell Reports、Redox Bi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CSCD论文100余篇;参编教材和专著10余部;主研完成的《碳水化合物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调控机制研究与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核心成员获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团队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交流合作:近5年,团队成员参加国际会议和国内学术会议40余次,做大会报告近10场,发表会议摘要40余篇;引进外籍专家5人次,邀请校外专家学术报告(学术交流)20余人次。70%团队成员具有美国布朗大学、普渡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比利时根特大学,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等地留学经历。团队与吉隆达、德康农牧、巨星农牧、乖宝宠物食品、成都好主人宠物食品等多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