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
四川“双一流”建设学科

科研创新两题

2011年03月21日 15:10 作者: 审稿人:林文勋 来源:  点击:[]

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创新,涉及到很多方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现根据自己从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体会,就以下两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学科意识与科学研究

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往往存在一种情况,有的人对他所研究的问题和所研究的领域,成果颇丰,卓有建树,但对他所从事的学科本身则缺乏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这就是学科意识不够或缺乏学科意识。要知道,我们不论是从事哪方面的研究,或研究哪个领域,都是在特定的学科下开展自己的研究的。很显然,如果我们置身于学科之中在努力地开展着自己的研究,对学科又没有较系统的了解与认识,肯定难以做出高水平的成果。

当前,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学科意识不够或缺乏学科意识的情况并不少见。缺乏学科意识的表现很多,难以备举。以我工作上接触最多的来说,有两点是很明显的。一是有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在写学位论文时,为了展示自己知识的广博和论文的创新性,往往会在其文中讲道,本文的重要创新之一就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研究问题,而且进一步讲本文是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问题。而有的导师在介绍其学生论文的创新点时,也会将这个情况作为一个重要创新来加以介绍。看到这样的表述和听到这样的介绍,我们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是,目前我们国家学科专业目录共分12个学科门类,而一篇论文居然一次运用了五六个甚至更多的学科的理论与知识来研究和解决问题,这样的学生,知识实在是太广博了。但是仔细推敲起来,这个学生或这篇论文到底懂不懂多学科交叉研究,到底对他所研究的学科有没有准确的把握,这就是问题了。我个人遇到这样的论文,一般都不太想看。因为,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对所从事的学科把握不够,这种情况是缺乏学科意识造成的。道理很简单,多学科交叉研究并不是指引述到某一学科、某一学者的一段话,就算是多学科交叉研究了。从根本上来说,这反映的是学科意识不够。二是我们在填报国务院学位办编制的学位授权申请表时,其中有一栏要填“课程设置”,该课程设置包含已开课和拟开课。从我接触到的情况来看,很多填写者在填写这一栏时,所填报的课程基本没有结构与体系,有的一看就是因人设课,随意性较大,没有要形成课程体系的意识。要知道,学科是讲体系的,知识是有体系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的体系和知识的体系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程的体系反映出来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个学科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工具性课程和学术史课程等几个课程板块构成。我们所填报的课程设置,应通过课程的板块结构反映出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色。显然,课程填报中存在的随意性,同样反映出我们的学科意识是不够的。

缺乏学科意识,不仅对我们自身研究的发展不利,而且对学科的发展也不利。近年我们经常谈到的一个问题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太多。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点是很大程度上确实与缺乏学科意识有关。学科是发展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如果没有学科意识,我们势必很难从整体上把握住学科的发展,从而导致我们的研究缺乏整体性,进而使我们对自己的研究缺乏准确定位,弄不清我们的研究到底处于什么层次。与此相关,由于没有学科的整体性,个人的研究与本学科其他人的研究到底有什么联系,自己要与他人如何配合以便推动学科的整体建设,诸如此类的问题就很少注意到,因此,也就不利于学科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将会影响到学科整体研究能力的发挥。反之,如果我们有了学科意识,那么,对个人而言,我们就会自觉地将自己的研究置于较高的起点,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研究层次与水平。对学科的发展而言,每个人都是学科中的一员,有了学科意识,才会注意到自己的研究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有何联系,容易形成学科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科团队的建设。从我个人的工作经历来看,我在担任历史系主任和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期间,曾不断建议我们的每位教师,不论研究哪个领域,不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要学习学科理论与知识,弄清什么是学科、你所从事的学科具有什么特性、学科的特征是什么等,这对学科建设的开展确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如此说来,学科意识便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重要。既如此,又如何提高学科意识呢?

学科是有体系的,学科是具有理论性的,学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科意识就是我们要对学科的发展有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在我们的具体研究活动中,我们要有整体性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全局视野,要有一定的战略眼光,而不能见子打子。老一辈学者常说:做学问最忌讳哪里黒哪里歇。我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树立学科意识,总的说来,就是要了解学科。那么,究竟要了解学科的哪些东西?我想,这些东西应该比较重要:首先,要弄清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这其中,主要是要把握好学科的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会左右相顾,前后相维,体现出整体性。其次,要弄清学科的属性。学科最大的属性是学术性与社会性。学科的学术性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创新,必须站在前沿上开展研究;学科的社会性要求我们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与现实社会的内在联系,要体现我们研究的时代性。再次,要弄清学科的特色与优势。这样,我们在研究中和学科建设中才能切实做到大家所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新。还有,要弄清学科的学术发展史。只有弄清学术发展史,我们才能对自己的研究和学科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搞清我们的研究所处的层次,体现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层次性。

只要我们有学科意识,我们就会注意到一个问题,这就是,学科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与一般的研究之间究竟有何差别。显然,做学问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写文章。应该说,大家都在写文章,都在做学问,但研究的层次却是不同的。有人认为,做学问分两种人:一种靠才气,一种靠力气。当然,既有才气,又有力气是最好的。根据我自己的领悟,做学问是分层次的:一种人是用手在做学问,这种人很勤奋,但对自己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却缺乏考虑;一种人是用脑在做学问,这种人往往是思想家型的学者,其研究成果具有思想性;一种人是用心在做学问,这种人将学问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不仅具有思想,而且能够在做学问中实现人生的升华。后来,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爱因斯坦曾将科学研究区分为不同的层次,这进一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在科学殿堂里,有三种人:一种是把科学研究当成职业,一种是把科学研究当成智力游戏,一种是把科学研究当成自己的“宗教”。如此说来,做学问的人,一种是工匠型的;一种是技艺型的;一种是思想型的。对于高水平的学科建设而言,对于要做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学科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而不是简单地写文章。

因此,我觉得,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除了对所研究的专业问题要有精深的研究之外,还应自觉地研究一下所从事的学科到底有什么样的特性、学科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应在什么层次上开展研究,以进一步增强学科意识。这样,我们的研究才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成果。这也就是我们要求学科带头人每年要撰写一两篇关于学科建设方面的文章的原因所在。

二、释“学贵自成体系”

大凡从事科学研究,老一辈学者都会告诉我们“学贵自成体系”,而我们自己也会以自成体系为追求目标。问题是:什么是“学贵自成体系”?如何自成体系?

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在撰著《史记》时,曾讲他写《史记》的目的,就是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应该说,这里的“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自成体系。不用多说,这是一个很高的层次和境界。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每个人都应追求达到这样的境界。这样,我们的研究就会更具价值,就会更具影响。

如何达到“学贵自成体系”?尝请教一些前辈,有的前辈说,你选择一个领域或一个大的问题,持续不断地进行研究,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渐你就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慢慢地你自己的学问也就自成体系。对此,我也曾经深信不疑。但通过多年的科研实践,深感学问太大。古人说:“学海无涯。”任何一门学问都实在太广博了,如果你发表了50篇文章,还有的人写了100篇;如果你发表了100篇文章,还有的人已写了200篇。一两百篇文章,对一个人来说,固然十分不易,但在整个人类的研究与探索过程中,则又实在不算太多。于是,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究竟如何自成体系?

如果说,“学贵自成体系”不是靠文章的数量,那又是靠什么呢?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已经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学识渊博,他们的学问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许许多多的学科领域,他们的研究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他们的学问不论涉及什么问题,都始终有一个理论基石。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讲道,马克思在很多领域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最重要的是两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他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进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显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自成体系,正是他们的研究始终是建立在这两大理论基石之上。再看《资本论》,这是马克思集四十年之功完成的一部辉煌巨著,体大思精,自成体系。这部不朽的巨著,之所以体大思精、自成体系,就是因为它的整个研究也始终都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这一理论基石上的。看来,要使自己的学问“学贵自成体系”,最为关键和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学问要有自己的理论基石。中国古代一些大学者讲,学问不要做无根之学问和无主之学问,说的应是这个道理。

显而易见,只有自成体系,我们的研究才会更有价值和更具影响。在现实的研究活动中,我们在谈到治学的时候,不时会听到有的人说,某人仅只是某方面或某领域的专家,而某人则是具有思想性的学者,甚至可以说是思想家。这也说明,虽然我们大家都在搞科研,大家都在做学问,但做学问的层次则是有所不同的。有的人只是忙于一般层面的写文章,而有的人则是有着自己研究的整体性甚至是思想性。这就决定了各人研究所处的层次不同,从而他研究的影响也就有所不同。我曾经听有的人说:某人写的文章还没有我写的多,为什么这人的影响比我的还大?最初,我也理解不了这个问题,但慢慢地时间一长,我多少感觉到,原来这是各人研究所处的层次不同使然。也就是说,有的人虽然文章写得多,但处于一个相对低的层面,有的人虽然文章写得不多,但他写的文章层次较高,更具体系性和思想性。

在科研实践中,我是一个初学者,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通过思考和总结如何“学贵自成体系”这个问题,也感到自己的研究还是有所提高。我本人学习和研究的是中国经济史,主要研究中国商品经济史、中国乡村社会史和唐宋史。在总结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理论,并以之作为理论基石,对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以及“唐宋社会变革”等重大问题作了一些新的探讨。学术界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有的肯定这项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研究”,有的肯定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研究”和“一项将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2006年,全国历史学核心刊物《历史教学》在对我的专访中,对我的研究评价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学贵自成体系”是一个很长的科研积累过程。从最初的初入学问门径到自成体系,需要较长的过程和厚实的积累,并非每个人一开始就能达到。要使自己的学问“学贵自成体系”,主要还是要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索和总结。不过,要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创新和价值,努力追求“学贵自成体系”不仅必须,而且必要,更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第12期)



上一条:转型期的中国研究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