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
四川“双一流”建设学科

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

2011年03月21日 15:28 作者: 审稿人:杨春梅 来源:  点击:[]

研究生质量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而研究生质量的提升除了受学生自身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直接取决于导师的有效指导。有效指导是指导师引起、维持和促进研究生有效的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和其他方面成长的所有指导活动,其本质实际上就是优秀指导或成功指导。由于研究生教育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所以,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衡量导师指导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本文从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角度,从导师指导的四个核心、导师指导的适时、适度和适当以及提高导师素质、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对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进行阐述。

一、导师指导的四个核心

研究生学习是导师与研究生围绕高深知识而展开的指导与被指导过程,这意味着一切有关的过程,无论是知识前沿的探寻、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方法的习得还是批判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及其理解。一般来说,文献阅读的范围包括专业方向、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三个层次的学说史、经典著作和学术论文等。在课程学习的早期阶段,导师就要给研究生开列与专业方向和研究方向有关的重要文献目录,尤其要引导研究生自己去寻找和阅读经典名著。在其后的课题和论文阶段,导师要着重引导研究生持续不断地从有关文献的查找、阅读、整理、思考、质疑和分析中发现问题并探询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的来说,在研究生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导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带到知识前沿。知识前沿主要是指专业领域内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只有大量阅读有关学术期刊论文,才能掌握学术动态和某一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导师不能放松自己的科学研究,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在学术上能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把研究生带到已知与未知的边界。在有关的课程学习和讲座上,导师要善于把当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融进研究和专题讲座之中,通过大量的文献收集、阅读及整理,介绍国际上最新的成果、研究进展以及学术界比较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

第二,形成研究问题。研究问题从哪里来?首先从文献阅读来。文献读多了,才会有问题的产生。研究生在校期间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位论文。而没有广泛的阅读,在论文中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更不可能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时,要把握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选题要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并说明自己的成果与已有成果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导师要帮助研究生选择可以驾驭的、有可能在学业期间完成的论文题目,尽量避免过高、过大的题目。

第三,指导方法与规范。方法和方法论的优劣,能够直接决定一项科学研究的质量。在课程学习的早期阶段,导师最好向研究生集中介绍有关研究的一般程序、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由此,研究生才能为以后承担科研任务作更好的准备,其后的学位论文工作也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果。研究方法的习得自始至终是与文献阅读相伴随的。导师要向研究生提出的要求是,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学习和思考文献的作者是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发掘文献、如何收集材料、如何分析材料、如何得出结论的,与此同时要教给研究生有关合理借鉴与引用的有关学术规范,尤其注意必须如实、详细说明自己的数据是如何收集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整个研究过程应该公开。

第四,引导批判与创新。研究生学习也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批判与创新的过程,因为学术研究的本质就是不断批判和否定。批判和否定并不意味着单纯的否定和驳斥,或打倒、推翻和抛弃一切,而是不断地对已有的观点、理论和方法等进行反思和扬弃,并在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形成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为引导研究生的批判与创新,导师本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导师要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有技巧地质疑,有创意和批判性地使用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与自由的学习与科研环境,尊重研究生的创造个性并鼓励他们发表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敢于超越前人。此外,导师还要有意识地训练研究生的批判技能,尤其要引导他们在文献阅读中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判断假设、证据、推理和观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多种角度考察结论的合理性,在更大的背景中检验其适用性,评定一项研究或一篇文献的价值和意义。

二、导师指导的有效性:适时、适度与适当

1.适时指导

导师多长时间给研究生一次指导?每周一次、每月一次还是两周一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研究生与导师的见面频率对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发表文章等影响显著。与导师见面越频繁的研究生得到导师在论文方面的指导越多,就能越早完成论文,在发表文章方面也更具优势。德国的有关研究也表明,经常得到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的平均时间为3.4年,而3个月接受一次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则需要4.4年,而一年也难得接受一次指导的研究生,完成论文的时间为5.8年[2]。

在研究生整个学习期间,导师如果“不导”,对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科研工作不闻不问,不按照培养方案要求科学地指导研究生,只在研究生提交论文后才匆匆翻阅,那么一个不良的结果就是,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会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他们不可能真正掌握科学研究的真谛,同时对导师也缺乏足够的尊重和认同。

一个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可以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表,并指明最后的完成期限,研究生按此计划表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导师据此督促和检查他们的进展情况。在研究生提交必要的学习成果(如论文、实验报告或资料等)时,导师要及时阅读并给出反馈和建设性意见。

也许很难说导师到底应该多长时间给研究生一次指导,这是一个依不同学科而定而且需要根据任务进展情况而灵活把握的问题。但适当给予制度化的安排是可以尝试的,例如某大学的某学科规定,每周二是全体导师到校日,这一天除了可以处理一些集体事务,还是导师面向研究生进行辅导的日子。应该说,这种制度化的举措使导师易于接近,在研究生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导师。

2.适度指导

导师指导研究生不仅存在指导频率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一个“给多少指导”的问题。研究生初出茅庐,学术上还相对稚嫩,需要导师的悉心指导,需要导师带领他们穿越学术的迷宫。在这一过程中,导师的点拨和启发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茅塞顿开的指点常常会使研究生增加信心,少走弯路。

当前,在研究生指导上存在的两个极端现象是“连拖带抱”和“撒手不管”。有的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喜欢让研究生按自己的指令亦步亦趋,还有的导师在指导学位论文过程中甚至大包大揽,不仅替研究生定题目、拟提纲,甚至连部分章节标题也亲自拟定。这种“连拖带抱”的做法看似认真负责,实则是越俎代庖,这恰恰会阻碍研究生的思考和探索性学习的产生,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无裨益。而“撒手不管”的情况是,导师对研究生不但不闻不问,而且还自以为充分发挥了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这又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导师指导并不是事无巨细的告诉,而是要善于发现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留给研究生自主思考和独立研究的空间,充分信任研究生的潜能。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从选择研究范围到明确研究问题,从寻找研究的切入视角到选择研究方法,从提出研究假设到调研实验,从数据的统计处理到结论的归纳,都应该尽可能让研究生独立思考和研究。在此方面,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是“既管又不管”,关键是营造一个氛围。诚如某位导师所言,“师生之间可以规定时间,经常与研究生讨论某个话题,在讨论中,大家发表意见,从研究生发表的意见中,导师就能知道研究生有没有去看书,查资料。有些研究生理解深,有些研究生理解浅,同学自己会互相比较,这自然就产生压力。所以不必直接去管,这是‘不管’之管。当然,要求同学严格遵循制度,什么时候开题,什么时候交论文,是要管的。这就是又管又不管。总之,在指导过程中,导师对研究生既要尽心指导,又要适当放手,让研究生独立研究。”[3]这种“既管又不管”的做法,既给予了研究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避免了研究生跟在导师后面亦步亦趋,也适当增加了研究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不至于放松自我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样一种现象,即对部分研究生来说,研究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课程学习凑够学分,课程考试只求及格,毕业前能及时赶制出一篇学位论文。

3.适当指导

适当指导是指导师的指导方式与指导任务的契合。在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各个环节,导师要根据研究任务和内容,适当采取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等指导方式,对有关研究问题进行方法指导、操作示范、案例分析以及总结评价等指导。应该说,只有适合研究问题的特点、研究过程的需要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困惑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才可能是“适当”的指导。导师的指导要考虑研究生对研究问题有关知识的积累和理解程度,针对某些研究问题,在关键时指点迷津。

在指导方式上,导师可以采用个别指导为主的方式。个别指导可以了解每一个研究生的学习进展和对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在论文的选题阶段和完成阶段更要注意做好个别指导。对于个别指导的意义,李政道曾经精辟地指出,“培养基础科学人才需要导师以身作则,师生一对一的一块儿共同研究、共同工作。不能就买个机器,不能就看个屏幕录像,这些都不会深入,更重要的是人跟人,一天两天,一星期两星期,一年两年积累起来的。信息不等于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高科技的工具是需要的,但它不能代替真正的培养。”[4]他认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一生独立思考。

除个别指导,导师还可以采取集体指导的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协作和对话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之间的对话、协商与合作有助于每个学习参与者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通过合作与讨论,学会恰当表达和辩护自己的观点,学会接纳和欣赏别人的观点,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从而形成共享的、更丰富、更高级的理解。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认为讨论班作为集体讨论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指导方式。讨论班的目的在于促进研究生深入思考,系统整理和表述自己的研究,同时也加强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使其相互促进和提高。讨论班可以是同一导师指导的不同年级的若干研究生的交流,一般定期举办,每次由一个研究生主讲,有中心题目,研究生先于课外对有关专业期刊论文进行阅读和思考,将论文要点和自己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在讨论上予以陈述,之后大家对主讲者进行提问。讨论班的主题一般是具有研究性的、探索性的或末确定性的课题,甚至是一些尚存争议性的问题,涉及某问题的国内外现状、发展动态等。在此过程中,导师只作引导性的发言和提问,并对研究生的陈述和讨论发表评论。这种形式有利于培育和形成研究生质疑和发现问题的意识及科学的批判精神,并训练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适当指导,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很多导师重在“用”研究生,而很少花心思思考如何“培养”研究生。作为导师,应正确对待研究生,不要把他们当作完成科研工作的劳动力,应尽力做到以“培养”为主,“使用”为辅。如若研究生过度忙于为导师打工,从事一些学术含量不高的工作,结果势必会挤压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并最终沦为导师的打工仔。研究生教育始终不变的本质特征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始终以学术研究为本位,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能,着眼于其长远发展,使研究生真正在学术上有所收获,而不是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徒有研究生之虚名。

三、提高导师指导有效性的两个基本要求

1.提高导师素质

研究生导师的素质首先表现为学术素质,即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涵盖了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敏锐的洞察力等很多方面。导师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是他们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必要前提。导师先要自身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才能在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辛的探索和创造过程,尤其是整个论文过程,从有关论文的选题、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到资料的获得和写作等,都需要导师适时、适度和适当的指导、关键时刻的指点迷津和不断的鼓励。当前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由于我国许多高校依旧实行导师终身制,一些教师在被遴选为研究生导师后,因缺乏竞争压力丧失进取心,创造的动力和热情随之枯竭,甚至有的教师本身并不具备较高的科研素质,却混进了研究生导师的队伍。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思路和方法是逐步废除研究生导师终身制,增强导师的危机意识,同时建立良好的竞争与激励机制,鼓励导师不断创新,多出成果。

除了学术素质,研究生导师的素质还表现为非学术素质。实际上,导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真挚的情感、孜孜不倦的精神和境界、对学科和研究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对研究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等,其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激励和鞭策,默默地给研究生以勇气、信心和力量。应该说,导师的这些特质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往往是可意会而难于言传,其一言一行都贯穿在整个教学和指导的过程中,研究生通过个人的观察、模仿、体验和感悟而获得,由此,研究生导师做人、治学的基本风格就传递给了他的研究生。这种缄默知识是高深知识的一种重要形态,是研究生导师在长期的专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尽管似乎难以捉摸,但它的确对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产生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

2.营造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更进一步说,导师的职能不仅仅是指导学问,而且也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师生交往关系,不仅构成教育发生的背景,而且其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陶冶和培育功能。

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是提高导师指导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实质上也就是要构建一种平等民主、情感交融、教学相长的师生交往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首先取决于导师的态度。师生具有千差万别的期望、个性、动机和信念价值体系,要在这些具有多种差别的主体之间建立良性、有效的影响,其必要步骤就是对话,通过对话形成真正的沟通和交流。作为导师,要尊重和信任研究生,把研究生当作一个“平等的对话者”,使他们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宏,受到激励和鼓舞,并接受导师有益的指导、忠告和建议,这样,在积极的情感体验基础上进而形成对知识和研究的热诚和不懈的追求。为促进更好的沟通和理解,导师和研究生有关教与学工作的交流应该是明确的,并且双方都要保持对彼此工作进展和期望的理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导师的有效指导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在理论层面,当前国内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研究多围绕制度和环境因素展开讨论,惟独对人的因素重视不够,尤其是有关导师指导方面的研究相当薄弱。在实践层面,当前我国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方式和指导行为还存在很多不足。导师由于本身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欠缺,由于某些非学术素质的缺失,由于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由于重己事而轻指导,由于重使用而轻培养,由于重知识而轻方法,或者由于其他客观原因等,造成了指导质量的下降。只有导师在把研究生带到知识前沿、形成研究问题、指导方法和规范、引导批判和创新等方面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注重适时、适度和适当的指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致力于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研究生的知识学习、科研训练和其他方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珊,王建梁.导师指导频率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研究生视角的分析和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

[2]符娟明,迟恩莲.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293.

[3]黄天骥.研究生不是用上大课来培养的[N].广州日报,2007-10-24.

[4]李政道.物理的挑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1.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第12期)



上一条:论学士、硕士、博士的内在品质及其修炼
下一条: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