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
四川“双一流”建设学科

【项目会议】“人工智能赋能四川肉牛产业节本增效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四川农业大学顺利召开

2025年02月28日 08:51 作者:邹华围、肖鉴鑫、宋云平 审稿人:yys 来源:  点击:[]

2025年2月27日下午,由我校牵头组织的“人工智能赋能四川肉牛产业节本增效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并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聚焦肉牛牦牛产业纾困,节本增效,稳产增产,推动四川肉牛牦牛产业节本增效。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草原牧业处处长付建勇、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李洪泉、兴文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郭万亮、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唐拥军等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农机研究院、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坤泰农业科技(阆中)有限公司、若尔盖草原曙光饲料有限公司、四川楠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泸州东牛牧场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雪月天佑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院所和肉牛牦牛产业相关企业代表等40余人参加会议,共同为四川肉牛牦牛产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动物营养研究所副所长车炼强教授对参加此次会议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动物营养研究所的概况。他强调了与各方开展科研合作的重要性,并希望能与各兄弟单位和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推动智慧养殖、精准饲养等技术的落地与推广,为肉牛产业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在主题报告环节,机电学院彭英琦副教授和四川楠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俤分别以“基于人工智能的肉牛智慧养殖模型”、“肉牛智慧养殖关键技术的应用”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当前肉牛牦牛产业中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动物营养研究所胡瑞副教授则结合我校肉用牛低碳养殖创新团队与中江县的校地合作案例,分享了团队在中江县肉牛全产业链方面的研究成果、围绕本地化饲草料的开发利用,圈舍设施标准化、饲料配制科学化,饲养管理精细化,饲养产品差异化,促进节本增效和校地合作模式的探索经验。

在交流讨论环节,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兰道亮教授、四川省农机研究院副院长郭曦研究员、四川省畜牧科学院养羊与草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季杨研究员、四川省畜牧科学院牛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巍研究员、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官久强副研究员,以及我校动物营养研究所王之盛教授、王立志教授、动物医学院左之才教授等肉牛牦牛产业相关专家,现场解答了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并就四川肉牛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养殖成本、无接触称重、本地饲料开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精准饲养等促进肉牛牦牛产业节本增效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会议最后,付建勇做总结发言。他强调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对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四川草牧业发展,鼓励各方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赋能四川肉牛牦牛产业,共同推动产业实现节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四川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未来,各参会方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共享、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四川肉牛牦牛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