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带着热情进校,艰难地学习,愉快的毕业,自信地进入社会追求美好生活。”这是我校副校长吴德教授研究生培养的信条,也是川农大畜牧学科教师们教书育人的行动指南。秉承着这条信念,畜牧学科历经10余年改革探索的《畜牧学科研究生“产学研”融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选一次。2018年,教育部共计评选出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452项,其中只有16项研究生项目获奖,农业类研究生培养项目获奖的更是仅有2项。此前,荣廷昭院士主持的“作物遗传育种博士生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再加上此次获奖,足见我校畜牧学科乃至农业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精准:“产学研”也要私人订制
“你们的‘产学研’和平时提到的‘产学研’到底有什么区别?”这是畜牧学科在申报教学成果奖过程中听到次数最多的问题。
“我们的项目中,‘产学研’模式中的‘产’是指具有现代高新技术的大型农牧企业,任务是提出产业问题;‘学’是指研究生的学习培养,任务是根据产业和社会需求改革培养要求与培养模式;‘研’是科学研究,任务是根据培养对象知识结构与技能要求及产业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最终实现为企业和其他高校、院所提供人才和成果。”这是畜牧学科的回答。
通过对“产学研”中各方的角色进行精准定位、任务进行深度明晰、成果进行合理分配,畜牧学科将研究生培养与“解决产业问题和满足产业需求”的理念有机结合,突破传统“产学研”格局,找到属于畜牧学科自己的“产学研”,创建了“校企、校校、校院所”等多元化的“产学研”融合培养新模式。
“项目提出的新理念将相对宽泛的‘产学研’具体到了畜牧学科研究生培养这个实际情境当中,为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了一个可执行、可操作、应用性强的川农大‘产学研’协同育人样本。”吴德介绍到。
新理念孕育出新机制。畜牧学科在新理念的引领下,构建了“产业、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四位一体的运行新机制、突破了原有模式“学科封闭培养”的壁垒、实现了研究生培养与产业、科研、校内外导师队伍、校内外资源的深度融合。
新机制带来了过程管理和实践应用创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畜牧学科采用“系统设计、系统优化、多元评价”的方法,首创研究生培养环节三个“三分之一”规则和过程管理关键监控点,建立了研究生分类培养方案,构建了“核心学位课+规定选修课+自主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创建了“教师讲授+互动交流+创新性课程实践”的授课方式,创新了“导师考核+团队考核+学科点考核”相结合的多重考评机制。
超前的理念、机制与培养方案让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高度评价:多位院士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校项目“科学、全面,系统、特色鲜明,研究生培养模式新颖,运行机制新晋,推广价值大”;华南农大、湖南农大等国内10所农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先后参考项目的主要内容,实现了同学科应用,为国内农业高校畜牧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这项广受同行好评和认可的项目,最初却是诞生于畜牧学科乃至全国研究生培养的时代难题之中。
务实:改革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
把时光的指针拨回1999年,那是我国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水涨船高,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也随着本科扩招逐步增多,尤其是在2003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比2002年陡然增加近九万人,录取人数增幅“前无古人”。全国许多院校都面临着研究生导师不足的困境。
我校畜牧学科也不例外。2000年前后,学科内的导师增加的速度远跟不上学生增加速度,最困难时1个导师需要指导10个研究生,这直接导致了学科内科研活力不足、培养方式单一等问题。我校畜牧学科乃至全国研究生培养都面临巨大的考验。
如何破解这道时代难题?畜牧学科用极其务实的态度,一步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03年,畜牧学科从“导师少、学生多”的实际情况出发,决定主要采用团队指导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培养,并出台了多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与制度,将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别进行培养,从调整课程结构、转变教学方法、加强过程管理、改革考核体系等方面对改革优化培养方案,借助制度的力量来帮助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实现精细化管理。
——2004年,针对研究生毕业后“适应社会能力差,成长周期长”问题,畜牧学科开始大力推进博士工作站建设,将优秀的研究生送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去锻炼,导师定期到站现场指导,每个企业每年则提供25-30万元的经费用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依托博士工作站,企业不仅可以及时处理生产技术难题,还能直接选聘相中的研究生;学生则可以一边进行实践实操,一边提前熟悉职场氛围;利用企业的经费,畜牧学科则可以加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当中,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2005年,为了突破校内场地紧张,做实验经常需要排队的困境,畜牧学科积极与实验资源充足的科研院所合作,通过成立项目联合攻关小组、聘任校外导师等方法,将研究生送出去进行联合培养。在与四川省畜科所、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并收到研究生良好反馈后,联合培养的合作范围还进一步扩大到了包含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等在内的海外高校与科研院所,校内外资源实现了真正的融合。
至此,一个以产业问题为导向,产研融合、导师融合、学研融合、资源融合四位一体,具有“校企、校校、校院所”多形式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然成型,并在2006年正式获得立项。
执行:严格才是对学生负责
模式已构建,路径已规划,剩下的关键便在于执行。
在2006-2016年这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吴德认为,最难的点是导师的管理:“导师是育人模式的执行者,是多方育人过程中的协调者,是学生成长的主要责任人。如何充分调动起导师的积极性,让导师切实对学生成长成才负责,是畜牧学科始终需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难题,畜牧学科紧扣模式需求,采用系统设计,多元评价的方法,增加导师数量,提高导师质量。一是通过增加学科内导师、聘用校外和企业导师途径增加导师数量。二是明确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突出分类培养的优势特色,重点实施“三大提升计划”、青年学术论坛等提高导师队伍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三是构建了导师分类指导模式;四是建立“导师负责、团队指导”的导师运行新模式。
“对学生负责”是导师队伍改革中不变的主旋律,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在学生毕业问题上。曾有已延期几年毕业的学生在某次答辩依然未能通过后,到吴德办公室下跪求情,请他“放自己一马”。吴德见状又无奈又生气,他耗费数小时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让他明白了科研和学术来不得半点虚假,每个川农畜牧学科的人都应该实事求是,论文达标就是达标,没达标就没达标,大不了再重新做一次。要是一时心软放他一马,不仅是对科研学术的不尊重,更是对他的不负责任。
在畜牧学科严进严出、不容注水的育人氛围里,不仅研究生们茁壮成长,颇受好评,学科自身实力也得以不断提升:
——理论创新能力方面。通过“校校”和“校院所”融合培养模式改革与应用,研究生的理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养学生发表SCI收录论文262篇,国内重要核心期刊135篇,其中在《Nature Genetic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上发表影响因子10.0以上学术论文7篇,入选“ESI”全球热点学术论文3篇,ESI高被引论文12篇。
——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通过校企融合培养模式改革与应用,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显著提升,培养学生发表SCI论文561篇(其中本领域TOP国际期刊27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93篇,专利92项,参与标准制定12项。目前已有438名研究生在新希望、广东温氏、通威、铁骑力士等40多个大中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33个博士生工作站、5个研究中心、3个专家大院协同培养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其中130余名研究生在联合培养单位任职。
——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显著增强学科实力,校内带动成绩突出研究生培养改革经过10年实践,学科实力明显增强,其标准性成果体现在近5年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生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达500多项,科研经费达3.2亿元;学术队伍数量显著增加,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了14个导师团队,外聘导师达到25人,国家级人才达到13人;学科平台显著增加,条件明显改善,学科点10年新增实验面积4500平方米,基地新增120亩,新增高端实验设备198台件,新增校外教学科研基地15个,联合共享实验室10个。
——毕业生综合能力强,得到企业广泛认可和好评。每年学科点派驻博士工作站、中心实习实践就业的研究生人数达到40-50人,直接向企业转化科技成果30余项,企业新增直接经济效益20多亿元,指导合作企业内部形成了省级鉴定科研成果8项,获奖成果10项,研制新产品16个,发明专利8项,企业成果应用后新增产值100多亿元。该模式已被列入教育部《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典型案例集》。直接应用该成果培养毕业了硕士研究生926人,博士研究生170人,90%以上的毕业生从事畜牧相关工作,其中从事技术工作的占85-95%。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吴德表示:“畜牧学科将继续对项目进行完善和优化,保证项目更长效地运转。同时,虽然项目依托于畜牧学科,但它对于其他学科或者本科教学也一定具有可借鉴之处。希望未来能通过项目更长效的运转,带动全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向一流迈进。”
“111基地”外籍专家为研究生做学术报告
博士工作站签约
读书报告会上,导师团队对研究生进行指导
企业设立的奖学金颁奖仪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