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
四川“双一流”建设学科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观

2011年10月20日 15:46 作者: 审稿人: 来源:  点击:[]

研究型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培养高层次人才,而研究生教育是完成这一使命的主要工作。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如何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培养质量成为热点问题。北京理工大学以此为主题,在2008年上半年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过去,查找问题,提高认识,形成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举措。

一、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如果把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看作一个系统,研究生教育则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从大学功能来看,研究型大学这个系统包括本科生教育子系统、研究生教育子系统、科学研究子系统、师资队伍子系统、学科建设子系统及文化传承子系统等。对于这样的系统,优秀生源、国家投资、社会赞助、国家政策和社会信息等可以视为系统的输入;而毕业生、学术与研究成果和社会服务活动等可以视为系统的输出;学校的学术声望、知名度和认可度等可以作为系统输出到输入的反馈,理想的反馈可以实现全系统的良性发展。

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子系统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大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并且与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本科生教育等子系统相互促进。因此,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对研究型大学自身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型大学,无论其历史长短,组织构架如何,均具有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近年来,《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研究小组根据科学研究的产出,列出我国已达到研究型大学办学水平的高校为37~38所,约占全国450所培养研究生高校的8%。从研究生教育方面看,1999~2008年,我国高校共有984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型大学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45篇,占总数的65.5%。因此,研究型大学以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为其基本特征。研究型大学正是在向社会提供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为其自身办学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

学科是大学内的基本学术单位,是造就学术大师、培育拔尖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平台,其发展水平决定了大学的学术地位。实践证明,高水平学科具有优秀的指导教师、先进的研究设施和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基地;而研究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其论文选题能够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促进学科发展。统计数据表明,国家重点学科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产出呈高度正相关。例如,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学科是我国力学一级学科中最有国际影响力的二级学科,该二级学科培育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相当于全国其他所有大学力学一级学科产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总和,这是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一个曲型实例。

3.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相互促进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主要标志是高水平师资,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合格的指导教师是培养研究生的基本条件。为了培养出优秀研究生,导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为研究生选择和确定有难度、能创新的课题;为减少创新的风险,导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洞察力和学术判断力,在对研究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好研究领域的切入点;导师还必须到科学研究的一线和研究生共同工作,一起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相长。因此,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也是促进导师在学术上不断进取的过程。近几年,我国高校中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往往又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我本人也是其中之一。这也很好地说明了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

4.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

在研究型大学中,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相互依托,相互支持。一方面,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使其成为高水平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乃至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完成者。在我国的重大科技项目中,约70%的项目有研究生参加;在高校获得三大类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中,研究生往往是主要完成者。另一方面,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成才的方向、成才的物质条件(研究平台)和精神条件(学术氛围),使高层次创新人才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5.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相互促进

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生教育基础上的更高层次教育,可以带动本科生教育沿着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方向发展。研究型大学应当具有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其研究生教育的学科覆盖本科专业,形成从学士到硕士

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观是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本质、目标、内涵、要求的基本观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是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观点,其中心内涵是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因此,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对研究生教育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落实以研究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的观念,树立依靠广大的导师和研究生办学的理念;全面发展,就是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就是要理顺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实现学科的合理布局、结构优化、协调一致、有序均衡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符合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目标的发展,实现与国家重大科技发展的前沿,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相适应的发展。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正确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要体现以下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要求,包括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改革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要求;二是要反映学校地位、定位、目标的“特殊”质量要求,即根据研究型大学在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任务,确立自己的、有特色的教育质量标准和教育质量内容。

1.多层次/多类别是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基本需求

在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的初期,研究生教育规模很小,主要培养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研究人才。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呈现出需求的多样化。因此,我们需要确立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不仅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且要培养大批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事实上,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大都划分了清晰的层次和类别。例如,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具有三种学位。一是哲学博士学位,即着重于创造性科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这类博士生要修完课程和通过综合考试,提交具有创造性的论文并通过答辩后才能获得学位。二是专业博士学位,即实践性或专业性的学位,例如医学、药学、建筑等方面的学位。这类学位的要求与哲学博士学位基本相同,但更侧重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三是文学博士学位,即教育学学位,主要为培养本科院校的教师而设立。

面对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应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多层次/多类别的教育观念,优化办学结构和资源配置,同时培养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分类确定相应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对北京理工大学来说,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为辅;硕士研究生教育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学术型人才为辅。对于学术型研究生,根据科学发展趋势,着重培养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探求事物发展规律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对于应用型研究生,则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着重培养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的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办学特色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生命力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是一所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竞争优势。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具有自身的发展优势和特色。以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为例,建国初期,学校瞄准国防需求,在国内率先创建了以兵器科学与技术为主的学科,并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逐步形成了军用车辆、战术导弹、弹药技术、雷达技术、火力控制等学科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积极贯彻国防科技工业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调整专业结构,拓宽服务领域,使学校的专业布局由以军为主转变为“以军为本,以民为主,军民结合”,既保持了学校的传统军工特色,又促进了电子、信息、光学、机械、材料、化工等学科的发展,并促使研究生教育由弱变强。

今天,研究型大学所面临的时代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所确立的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研究型大学的特色发展无论是外延还是内涵都有很大不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必须从特色立校转变到特色强校,从过去主要依靠学习、模仿国外研究生教育模式来形成“国内有特色”,到今天主要依靠自主探索和创新,形成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条件下的“国际有特色”。

3.指导教师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

指导教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指导教师的学术素养、研究能力、培养方式、人生态度、道德情操和学术作风等时刻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所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获得提名奖的论文指导教师都是所在领域的著名学者,而且工作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直接指导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学校要努力加强制度和机制创新,使导师能够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关心导师,帮助导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调动导师的积极性;要创造条件,提高导师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强调导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和良好师德的养成,使导师切实承担起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主体是人,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基于XX的XX研究”。这样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往往是将现有方法移植或应用于某学科,大多缺少真正的原始创新。究其原因,不论是撰写这类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生还是帮助他们选题的导师,很大程度上缺乏创新意识,不愿在学科前沿开展具有风险的探索性研究。

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坚持创新教育,把握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大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增强他们对创新需求的敏感性,培养他们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预见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5.科学精神、事业心、责任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

创新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许多优秀研究生的成长过程说明:创新型人才只有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为科学事业奋斗的责任感,才能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选择具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的女博士生程雪岷,在学位论文研究中面对大量枯燥的数据,执着追求,勇于探索,分析了几千组变焦镜头的数据,解决了光学镜头智能化设计的关键问题。在校期间,她撰写的论文就获得国际光学工程学会2003年度唯一的Michael Kidger奖。毕业后,她又获得2006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因此,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科学精神、事业心、责任感,才能够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从而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培养广大研究生具备这样的科学素质正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1.召开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凝练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和质量观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北京理工大学于2008年5月初以“科学发展,质量至上,创办优秀的研究生教育”为主题,开展了两个多月的教育思想大讨论。这是学校首次以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为切入点展开的一次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主要就研究生教育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和质量观、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使命与职责等问题展开讨论,试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深化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在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学校邀请了多位国内著名学者作专题报告,研究生院、各学院、部处和职能部门通过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针对几个重要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讨论,形成了《北京理工大学关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并已全面启动,逐步落实。通过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共同关心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良好局面,广大师生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优化学科布局,凝练方向、突出特色

学校从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全局出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科学定位,合理规划,不断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①凝聚力量,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学校紧紧瞄准国防科技工业对原始创新的迫切需求,以创新的目标、创新的思路建设好有优势的主体特色学科,并以主体特色学科的优先发展带动理科、文科的发展,实现学校的整体升级。②与时俱进,积极开拓,在关系到国家科技发展重大需求的若干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重视寻求新的切入点,抢抓机遇,形成新的主体特色学科。③以创新求特色,在已有学科之间培育新兴交叉方向。“十一五”期间,一方面使已有的新兴交叉学科茁壮成长;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理科与工科的交叉,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间的交叉,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使新的学科或学科方向有所发展。

3.开展研究生教学工作评估,推动教学水平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教学工作,将其列入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促进研究生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开展了面向所有学科的研究生教学工作评估。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的原则,学校对144个硕士点、61个博士点进行了专门评估。通过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评估,肯定成绩、发现不足,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及时形成整改意见。学校投入经费进一步改善研究生教学条件,建成教学公共平台11个,为研究生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建立校、院、学科、导师一体化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针对研究生培养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我校逐步建立起由学校、学院、学科和导师各层面共同组成的一体化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在学校层面,成立了校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指导,完成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咨询、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等工作。督导组成员分四个小组,分别在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培养、学位论文和研究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

学校强化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学位授予、导师遴选、质量评估、学位授权点申报及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基层院(系)、学科和专业教研室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基层学术组织的自律制度和质量约束机制,使其在学术监督、学术指导、师生协调与仲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强化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管理与培训。

5.注重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注重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教改立项促进教学改革实践,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2003年起,学校围绕研究生培养模式、导师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工作中的作用、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环节,先后组织了70多项教研教改项目予以重点支持,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例如,基于研究生网络教学的教改课题“网络辅助公共英语教学与硕士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英语网络辅助教学配套教材《新世纪研究生英语系列教程》于2005年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定为研究生教学用书推荐教材,2006年又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新世纪研究生英语教程——视听说》第二版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

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第一使命所涉及的主要工作,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与质量观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追求科学发展、质量至上的研究生教育理应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与建设的崇高目标。在新形势下,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必将有效地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断迈向新阶段,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贡献巨大的力量!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第2期)



上一条: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条:导师要则